逆向诗词名句——星辰、银河相关

海东山客 15天前 发表于 上海 ⋅ 29 阅读

整理汇编/海东山客,图片/豆包(感谢)

根据一位湖南网友的提问,本期插做逆向诗词名句——星辰银河。

“光大中华文化,弘扬中文魅力”乃赏心乐事,相关内容将陆续发布在“美篇”(第一时间)和其它平台。

1、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唐 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注:危楼:高楼,)

3、《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注:流火:火,星名,即心宿。)

4、战国 屈原《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日月如何附着于天?星辰如何排列有序?)

5、战国 屈原《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清晨从天河的渡口出发,最远的西边我傍晚到达。注:发轫:出发。天津:天河渡口,在东极箕、斗之间。西极:西方的尽头。)

6、南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7、唐 白居易《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迟缓的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星河泛白天快要亮了。注:钟鼓,这里指宫中的计时器具。耿耿(gěng gěng):微明的样子。星河:银河。)

8、唐 李商隐《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注: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9、三国 曹操《观沧海/碣石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注:星汉:银河,天河。)

10、唐 西鄙人《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注: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将。)

11、南宋 陆游《秋夜纪怀》:北斗垂苍莽,明河浮太清。(注:莽苍:辽阔开远的天空,不着边际。明河:银河。)

12、近代 鲁迅《自题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注:荃,香草名,古时比喻国君,这里借喻祖国人民。不察,不理解。荐:奉献。轩辕:即黄帝,引申为“中华民族”或“中国”。)

13、南宋 姜夔《湘月·五湖旧约》: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风吹柳枝发出萧萧之声,夜空中星星缓慢坠落,夜深才知道现已经是秋天了。注: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声。冉冉:形容天宇群星缓缓降落。)

14、南宋 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不经意间感觉新秋凉意似水,因为思念故国,我两鬓已斑白如霜。我梦见自己跨越沧海桑田,又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

15、西汉 苏武《留别妻》: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就像天上的参星和商星那样,走啊从此分别难相见。注:参(shēn):星名,每天傍晚出现于西方。辰:辰星,即商星(商宿),每天黎明前出现于东方。)

16、北宋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久雨不停,终日刮大风,老天爷也应该放睛。注:参,斗,两星宿名,皆属二十八星宿。横,转,指星座位置的移动。)

17、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城中万家灯火在江的四面闪烁着;灯火倒映在江面上,宛若一道璀璨的银河。注:四畔:四边。星河:银河,也叫天河。)

18、明 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注: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19、南宋 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挂在夜天,俯视沧江正翻起波浪万顷,月亮流泻在烟雾迷漫的洲渚。)

20、唐 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嶅!(群峰峥嵘而路断,层峦叠嶂上与星辰相接。注:嶅(áo):山上的许多小石。)

21、北宋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京城迢递,不知在何处,只望见稀疏冷落的银河下孤雁高飞。注:凤凰城阙:凤凰栖息的宫阙,这里指京城。)

22、南宋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夜幕降临,银河横亘高空,疏星淡月,断云缓缓飘动。注:耿:明亮。)

23、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孤月苍凉清冷,银河清朗澄澈。太白星晶莹明亮,北斗星错落纵横。注:苍浪:即沧浪。王琦注:“沧浪,犹沧凉,寒冷之意。”这里有清凉的意思。河汉:银河。长庚:星名,即太白金星。《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古时把黄昏时分出现于西方的金星称为长庚星。)

24、唐 李商隐《板桥晓别》: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回头望高高城楼,银河已经渐渐暗淡向西下落,长亭的窗下,渠水荡漾着层层轻波。注:高城:指汴州城。落晓河:银河在黎明渐渐黯淡隐没。压:长亭的窗户紧贴水面。)

25、先秦 佚名《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嘒彼小星,维参与昴。(微光闪烁小星星,三三五五在东方。……小小星辰光幽幽,原来那是参和昴。注:嘒(huì慧):微光闪烁。)

26、先秦 佚名《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昏以为期,明星晢晢。(约好黄昏时相会在老地方,却让我苦等到明星闪闪亮。……明明和人家约好黄昏见面,却让我苦等到星星嵌满天。 )

27、北宋 陈师道《菩萨蛮·七夕》: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急雨冲刷着织女所乘之车,天旋银河斜。注:香车:泛指古代贵族妇女的专车。这里指织女所乘之车。天回:天旋,天转。)

28、唐 戎昱《秋月》: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人在江边天黑以后秋风中传来捣衣的杵声,身高百尺的稀疏桐树上挂着北斗星牵牛星。注:江干:江边。杵声:用棒槌捣衣服的声音。)

29、唐 卢照龄《十五夜观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注:汉:即银河。《尔雅·释天》:“箕斗之间,汉津也。”依:靠着,依靠。)

30、南宋 陈与义《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注:绝胜:非常美妙的情境。星河:天上的银河。尽意:尽情。)

31、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庐山石门双峰矗立入云端,三石梁瀑布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香炉峰与黄岩瀑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高耸云霄欲凌苍天。注:金阙(què):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银河:指瀑布。)

32、唐 崔珏《哭李商隐·其二》: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注:三光:古人以日月星为三光。文星:文曲星,传说中天上掌管人间文事的星宿,通常指富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33、南宋 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酒当旌旗和战鼓,笔当尖刀和长毛,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注:槊(shuò):长矛,古代兵器之一。银河:天河,晴朗夜空中云状光带,望去像河。)

34、唐 韩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孙子周游未到秦地无知难怪,采诗不全像取星宿却漏日月。注:秦:秦国,今陕西一带,即石鼓所在的地方。掎摭(jǐ zhí):采取;摘取。遗:丢了。羲:羲和,为日驾车的人,这里代指日。娥:嫦娥,这里指月。)

35、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夔州孤城夕阳西斜,常借天上的北斗星来遥望京华。注:夔(kuí)府: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京华:指长安。)

36、战国 屈原《远游(节六)》: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摘下彗星充当旌旗摇曳,举起北斗之柄作指挥仗,遨游苍穹。注:旍(jīng):古同“旌”,旗子。麾(huī):指挥符节。)

37、北宋 周邦彦《蝶恋花·秋思》: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楼上星光正明亮,北斗星横在夜空。天色渐明,远处传来鸡叫,仿佛催人分别。注:阑干:横斜貌。)

38、南宋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泪湿沙边凝伫。 (我要见伊人,那就只能在梦境之中在蓝桥与伊人相会。天上几颗星星闪烁,映衬着冷冷清清的门户,我漫步在宅边河畔,不由得又因思念爱妾而泪滴涟涟。注:蓝桥:情人相会之处。朱户:大户人家。沙边:河沙岸边。)

39、先秦 佚名《卿云歌》: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有常,星辰有行。(上天至明至尊,灿烂遍布星辰。……日月依序交替,星辰循轨运行。)

40、魏晋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注: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

41、唐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

42、北宋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注:银汉:银河。玉盘:喻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43、唐 许浑《汴河亭》: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星辰闪动,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注:凝云:浓云;密云。鼓震:谓鼓声高鸣。)

44、南宋 范成大《醉落魄·栖乌飞绝》: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暮鸦散尽,归巢栖息。烟霭满天,天上的银河恍如罩上了一层淡绿的雾帐,星星在其中忽明忽暗,闪烁不定。注:绛河:即银河。绿雾:银河旁的云雾。)

45、战国 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把青云当上衣白霓作下裳,举起长箭射那贪残的天狼。我抓起天弓阻止灾祸下降,拿过北斗斟满了桂花酒浆。注:矢:箭。天狼:即天狼星。弧:木制的弓,这里指弧矢星,共有九星,形似弓箭,位于天狼星的东南。援:引。桂浆:桂花酿的酒。)

46、南朝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秋夜星空已泛动微微曙色,水边寒渚还是那夜色苍茫。注:秋河:秋夜的银河。耿耿:明亮。)

47、唐 沈佺期《夜宿七盘岭》: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山上的月亮仿佛就在窗前,天上的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那样低。)

48、唐 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久无信来,长安还未解除战争的威胁。注:阔:久不相见。北斗:指朝廷所在地长安。)

49、北宋 秦观《秋日三首·其一》: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已是降霜时分,邗江里,水还是清澈的,天上万颗星星,映在水里,和船是那么近。注:邗沟:又名邗江,即今江苏境内自扬州市西北入淮之运河,中途经高邮。)

50、南宋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注:素月:洁白的月亮。明河:天河。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51、唐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注: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

52、南宋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注:星河:银河。)

53、南宋 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天上银河星移斗转,人间夜幕低垂。)

54、东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注: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即银河。擢(zhuó):引,抽,接近伸出的意思。札(zhá)札:象声词,机织声。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55、北宋 秦观《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微波不兴,漫天星斗映寒水。注:冷浸一天星:语本五代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56、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57、先秦 佚名《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仰望那高天上灿烂的银河,如同明镜似的熠熠闪毫光。……再看那颗明亮亮的牵牛星,也不能像人间真牛拉车厢。……无论是东部天空的启明星,西部天空的长庚星闪闪亮。……北部天空虽然斗星闪闪亮,并不能像斗子用来酌酒浆。南部天空虽然箕星在发光,也只是吞吐着长舌长又长。注:睆(huǎn):明亮貌。挹(yì):舀。翕:xī,吸引。翕其舌,吸着舌头。箕星底狭口大,好像向内吸舌若吞噬之状。)

58、唐 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破晓时军营中鼓角声更显得悲壮凄凉,银河倒映江面,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注:影动摇:语意双关,《汉书·五行志》载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天星尽摇,不久战伐不已。)

59、北宋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表明感情长久,不在乎一朝一夕。注: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飞星:流星。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60、北宋 叶梦得《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躺在小窗室内的枕头上,向外望去,房檐黑影好似挂在星星布满的银河之上。注:欹:古通“倚”,靠着;倚靠。)

61、北宋 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一弯秀美的新月高高悬挂在夜空中。寒夜里,江流澄静,听不到一点波涛的声音,北斗星斜挂在山头。注: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斗:北斗星座。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

62、唐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天际,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随波涌动。)

63、明 王世贞《秋夜》:星斗疏堪摘,天河莽下垂。(注:莽:无边无际。)

64、唐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一只鸿雁向银河飞去,寂静的夜里,传来千家万户捣衣的砧声。注:星河:即银河。砧杵(zhēn chǔ):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砧,捣衣石。杵,捣衣棒。)

65、南宋 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天上星星稀少,随着时光银河西移,寒霜浓重而凝结,天上的月亮孤单地照亮大地。)

66、北宋 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行人不要断然离去就伤神凄然,每逢七夕、牛郎、织女尚有相会之期。注:汉渚(zhǔ):银河岸边,即牛郎、织女相会之地。星桥:以星为桥,指神话中的鹊桥。)

67、唐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注:无情游:月与影没有知觉,均无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68、唐 清江《送婆罗门》: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注:雪岭:中印交界处多高山,终年积雪,故称“雪岭”。金河:指雅鲁藏布江,河向东流,内多金沙。楚泽:楚水。)

69、唐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注:金河:秋天的银河。古代五行说以秋为金。)

70、唐 徐凝《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叮咚,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人间经年离别的夫妇有很多,我怅望天空,自己还不如牛郎织女可以一年一会。注:玲玲:(拟)形容玉、石相撞发出的清脆的声音:玲玲盈耳。河鼓星:即牵牛星。)

71、北宋 柳永《二郎神·炎光谢》: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可能是织女叹息久与丈夫分离,为赴约会,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注:星娥:指织女。飚轮,即飙车,御风而行的车。)

72、明 吴承恩《法门寺晚景》:影动星河近,月明无点尘。(月影朦胧,夜影微动,星河闪烁低倾,一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夜空,纤尘不染。)

73、清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清冷的幽梦伴随女子凄清的笛声,带香的梅花瓣漂浮在红色的天河和木筏上。)

74、唐 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从来上天布满彩霞银河畔,必须等到秋天牛郎织女相会之时。注:碧落:道教语谓天界,这里指天空。金风玉露时:指秋天牛郎织女相会之时。)

75、北宋 秦观《南歌子·玉漏迢迢尽》: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漏壶中的水渐渐滴尽了,星空变得黯然,银河淡淡地横在天上。注:玉漏:即报更滴漏之声。银潢(huáng):银河。)

76、宋 佚名《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建炎庚戌题吴江》: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我想要倾泻三江的水浪,消灭尽金人侵略者,决不要休战求和。注:三江:指流入太湖的吴淞江、娄江、东江三条支流。挽天河:卷起天河之水(用以洗净甲兵),暗指休战。此句意谓北方失地未收复,决不能休战求和。作者此处反用杜甫《洗兵马》诗:“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兵甲长不用。”)

77、唐 顾况《宫词五首·其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注:闻夜漏:这里指夜深。秋河:指银河。)

78、金 党怀英《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注:凌波: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指在水波上细步行走。小凤钩:形容小脚。此句描写织女步态。星汉:银河、天河。)

79、唐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注:长河:银河。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80、唐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注:云輧(píng):神仙所乘之车,以云为之。沈约《赤松涧》:“神丹在兹化,云輧于此陟。”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

81、北宋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82、唐 寒山《众星罗列夜明深》: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众多星星像棋子排列,使夜空显得非常幽深。尚未西沉的月亮像一盏孤灯在山崖上点亮。注:孤灯:指月亮。)

83、先秦 佚名《诗经·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宽广银河漫无边,光带灿烂贯高天。注:倬(zhuō):广大。云汉:银河。章:文章,文彩。)


全部评论: 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