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功业未竟身先死
英雄从来多磨难,出师未捷身先死。
孙钟父子梦未成,成就霸业待后人。
当时,除了孙坚在不断与董卓作战外,其余的关东群雄早已将这事置之脑后。他们忙着为自己扩大势力地盘,纷纷抓紧时机兼并割据,先把土皇帝做起来再说。
袁绍、袁术虽为兄弟,可互相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本来两人虽貌合神离,却也是反董同盟。现在,因袁术不赞同袁绍拥立新帝的提议,兄弟两人翻脸决裂了。
原来,袁绍的意图是,拥立新帝,自己做老大。袁术肯定不买帐,他也是野心巨大之人,他想立的新帝另有其人。袁绍抢先发力,袁术岂肯吃哑巴亏。
两人撕脸开始了。
当袁术派孙坚去攻打董卓未归之时,袁绍却改派周昂。
孙坚得此消息,十分愤慨:
“我们同举义兵,目的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将被扫灭,内部却如此争斗起来,我跟谁戮力同心、回天转日呢?”
说完,仰天长叹,泪如雨下。
本是兄弟反目,各使阴招。孙坚如果圆滑,也可虚应了事。可此君耿直认死理,袁术一声令下,义愤不已的孙坚,立马挥师攻打周昂。本来同力抗董的联盟,现在变成兄弟反目,手足相残了。
周昂哪是孙坚对手,没几个回合,周昂溃败遁逃。孙坚也不死追,放过周昂大队人马。
孙坚虽胜不欢,毕竟落败的是曾经的兄弟,况且,伤人之时必有己损,这种胜利,实非孙坚所愿。
在讨伐董卓的关东群雄中,孙坚军是唯一一支数次与董卓军队进行正面交锋,并且取得大胜的军队。
在曹操兵败汴水、袁绍迟疑不进、酸枣联军瓦解,天下人驻足观望之际,他的孤军奋战,却使藐视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仓皇西窜。他的英雄气概,也使得别的军阀心生忌恨,甚至包括袁术都怀疑其动机。
当他孤军杀入京城,分兵函谷,兵戈西指,欲对董卓赶尽杀绝之时,联军中的群雄却各怀鬼胎,故意按兵不动。
天下之势,已经由一起对抗董卓捍卫朝庭,演变为各保势力,开拓群雄自己的领土。只有孙坚南征北战,一根筋,伐董保汉,显得悲壮而可怜。而即使孙坚再勇不可挡,也难以挽回脆弱的、分裂的讨董联盟。
讨伐董卓之战,在没有得到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便匆匆宣告结束。
公元192年,袁术转而又指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军阀刘表。
刘表派亲信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
黄祖其人,本是公子哥们,文武皆弱。遇上孙坚根本不是对手。现在,刘表派黄祖迎战,真是以卵击石,不知他是咋想的。
一来孙坚骁勇善战,一路过来几无对手,黄祖本是无名之辈,战功平平,战力有限,只是靠跟刘表姻亲关系才谋得军中要职。
二来黄祖虽然缺少勇猛,但却不傻,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各怀心思,坐拥实力保住自己,才是乱世处世之道,拼尽全力为别人买命,岂不傻B一个。
所以,当黄祖看到孙坚坚锐进击,心里己不战而退,不战而败。孙坚击败黄祖是自然不过的事了。
黄祖稍作抵抗,算作对刘表有个交代,便引兵而去。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打不过你,爷到别处去混。
那知孙坚胜战心切,风头正劲乘胜追击,咬住黄祖不放,这可是要命的主办要命的事。黄祖所部在孙坚猛追重击之下,死亡众多,逃散无数,元气大伤了。
眼看孙坚一马当先,像每次冲锋一样单骑匹马,远远冲在部阵前面,却距黄祖越发迫近。
黄祖既急又怕更恨,我知你厉害,己经一战就退,让你到底,意思意思就够了,你却穷追不放要我老命,太不够意思了。
也叫急中生智吧。刚过一片丘岗树林,黄祖心生一计,亲点几个精兵,装备强弓利箭,让他们埋伏林间,突袭射杀孙坚,唯有这样,方可解自己灭顶之灾,自己则快马加鞭向前急奔。
孙坚此时正在劲头上,眼见黄祖翻过前面丘岗不远,啥也不想,打马急追。孙坚心急,又驱骏马,几声响鞭之后,马似疾风,已将随行兵勇远远落在后面。
黄祖虽怂,几个守伏的部将精兵倒也不孬。
转眼间,见孙坚单骑到了跟前,领头的一声呐喊,几支利箭从道路两边呼啸而出。
距离近迫,又加弓箭强劲,孙坚躲闪不及,多支箭正中面门,战马也受箭惊窜。
孙坚坠马撞地,当即身亡。
黄祖几个兵勇也确实厉害,抢夺孙坚尸首,驮上马背,径直追赶黄祖,向刘表邀功请赏去了。
待后面孙坚兵勇赶到,黄祖一队人已绝尘而去,消失在远方。
唉,世事无常!孙坚年少怀梦,征战无数,眼看着如大厦崛起,鸿业中兴,筑梦成真。一心讨伐董贼,匡扶大汉,朝野有目共睹。
却不料,大浪未淘,却阴沟里翻船,硬是在这荒郊野林,遭小人暗算,身死梦断,生生葬送了大好前程。
老孙家遭此大劫,难道,是非成败转头空吗?
注意: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本网站(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