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孙坚屡战现锋芒
少小有勇气,出征常报捷。
文台露锋芒,乱世出枭雄。
孙坚,字文台,富春孙钟之子。
孙坚出生前,孙氏祖坟屡有光怪。五色云气,上连于天,蔓延数里远近。附近的人都去观望。父老们都说:
“这不是一般景象,孙家恐怕要强盛起来了。”
孙坚的母亲怀着孙坚时,曾梦见肠子从腹中拖出,环绕吴地阊门。醒来后很害怕,对邻居的老太太诉说。老太太说:
“说不定还是吉兆呢”
等到孙坚出生,果然容貌不凡。孙钟对这个儿子寄予重望,起名坚,希望他威武坚强,强而不摧。又选字文台,意含文中老大,有文有武,文武双全,乃人中龙凤啊!
孙坚不负家人的厚望,又有孙钟父妇正统家教,年少有志,努力健康成长。那年随父在钱塘杀贼摛匪之后,声名大振,年纪轻轻就被郡府召为代理校尉之职。从此发迹,走上了行武征战之路,老孙家始有中兴之迹象。
当时有会稽郡人许昌,在句章兴兵作乱,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一起四处煽动诸县,聚集起同伙数以万计。
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壮士千余人。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击溃了这股势力。刺史臧旻向朝廷呈报了孙坚的功劳,于是,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
孙坚历任三县县丞,所到之处,凭其坚勇和仁义,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也亲近顺服。同他往来的人,常常达到数百。这里有乡里故旧名人,也有任侠好事少年。孙坚对他们,像对待子弟亲友一样,接待抚养,尽心尽力。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首领张角在魏郡起事,史称黄巾起义。由于这次起义八州并发,所以来势迅猛,起义火焰很快燃遍了整个中原地区,百姓风起响应。起义军所到之处,焚烧郡县官府,处死地方官员。官吏豪强抱头鼠窜,刘氏江山摇摇欲坠。
在四面八方一触俱发的起义声威面前,东汉统治者惶恐不安。他们调动一切力量,对起义军进行镇压。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奉调围剿威胁洛阳的黄巾军。
朱儁奏请孙坚担任佐军司马。
孙坚把父亲及妻儿留在曲阿大舅哥吴景处,带着长子孙策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兵马一千多人。此后,孙坚便率领这支队伍,随朱儁南征北战,队伍也日渐壮大。
孙坚作战悍猛,常置生死于度外。
一次,他乘胜追敌,单骑深入。失利,受伤堕马,卧于草中。当时,军众分散,不知他在什么地方。亏得他所乘战马通晓人性,跑回军营,咆哮嘶鸣。将士们随马找去,才在草中发现了孙坚。
孙坚回曲阿养了十几天,伤势略好,又奔赴疆场。话又说回来,这次虽是受伤挫折,养伤十几天,除了身体得到悉心调养,要主要的是几件事使孙坚自信满满,气概轩昂。
一是父亲告诉他,白鹤山种瓜梦仙一事,孙坚倍感惊喜。此梦暗合自己理想,有神仙暗示或许老孙家真能遇难呈祥,大福大贵。看官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人人信天,个个认命,梦到神仙指路,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二是吴夫人不但相夫教子,今年又为他生了一个公子。孙坚现在而立之年,己有三儿一女了。他对儿女同样寄于莫大的愿景,单从他煞费苦心为他们起的名字便知一二。
老大孙策,字伯符,那是希望他策马天下,政策朝野。不仅如此,终极目标要雄居老大,掌控玉玺啊!这才是伯符之意。所以一直将孙策带在身边,观战、参战、谋战。
次子取名孙权,字仲谋。孙坚的厚望是权掌天下、谋取霸业。也是心事昭昭,雄心逼人。所以一直叮嘱夫人悉心教导,并指定几个名师大儒从小教导,培育有加。
长女名尚香。谁家女儿最吃香?皇家帝女,国色天香。刚生三子名翊字叔弼。四、五子名字都备好,无非是匡护佐政之类,活生生一个政治家追求帝王之梦想啊!
三是吴景老兄与他心想一处,有劲共使。吴景利用自己在曲阿的资源优势,为他出谋划策,征兵筹粮,像个根据地一样,支持他征东伐西,攻城掠地。可以说,孙坚这次曲阿养伤,真是物质精神双丰收,打足了鸡血,卯足了斗志。
此时, 汝颍的黄巾军处于困境,无路可走,固守宛城。
孙坚领兵进攻。他独当一面,亲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墙。他的部众受此鼓励,纷纷紧随其后,一鼓足气攻下了宛城。
朱儁把孙坚的事迹全部呈报给朝廷,朝廷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
中平三年(186年),边章、韩遂在凉州制造骚乱,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
张温知孙坚智勇,奏请孙坚参军事。
张温率部驻扎长安,用诏书召见董卓前来议事。
董卓傲慢,故意拖延时间,过了好半天才来。张温责备他,他应对时,神情不恭,出言不逊。
孙坚正好在座,他素知董卓为人,见此情形,按捺不住,便走到张温旁边,跟张温耳语说:
“董卓不害怕自己有罪,反而出言狂妄,应当以不按时应召前来之罪,按军法杀掉他。”
张温支走董卓,对孙坚说:
“董卓一向在陇、蜀一带享有威名,现在杀掉他,西进讨伐没有依靠了。”
孙坚说:
“您亲领皇家军队,威震天下,还依赖什么董卓?看董卓今天的谈话,并不想听您的,轻上无礼,是第一条罪状。
边章、韩遂胡作非为已一年多,应当及时进讨,而董卓反说不可,沮丧军心,疑惑将士,是第二条罪状。
董卓接受重任而毫无战功,召其前来又滞缓不前,反倒狂妄自傲,是第三条罪状。”
又劝张温说,
“古代名将,带兵临阵,无不果断地斩处违犯军纪者,来显扬威严。故此,有了穰苴斩庄贾、魏绛杀杨干的事。现在您对董卓留情,不立即斩杀,如此必然使军威受到损亏,被他人效仿。此人不除,后患无穷啊!”
事实如此,正如孙坚预言,不久董卓谋反,贻害汉庭。
张温用人失察,不忍心执行军法,于是就说:
“你暂时先回营,免得董卓会怀疑你。”
果被张温言中。后来,董卓闻知孙坚进言杀己,一直怀恨在心,终成死敌。
十一月,张温破北宫伯玉于美阳,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之。围榆中,又遣中郎将董卓讨先零羌。
周慎几乎全军覆没,唯董卓以全军还。尽管如此,仍有好多人赞同孙坚所指陈董卓三条罪状,劝张温采孙坚之言,诛杀董卓,张温更是不允,众人亦为之叹息。
稍后长沙人区星反叛,自称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
孙坚到郡,检选当时官吏,使之治民,并且明白交代:
“你们只管好好善待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交我负责好了!”
他说到做到,立即率领将士,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
当时,周朝、郭石等人也在零陵、桂阳一带起义,与区星遥相呼应。孙坚就越过郡界,前往征讨。孙坚挥师势如破竹,起义之众迅即瓦解。这样一来,三个郡都得到了平定,秩序井然。军民交口称赞孙坚,他成了起义动乱的克星。
庐江太守陆康的侄儿当时任宜春县令,被敌兵所攻,派人向孙坚求救。主簿劝孙坚不要越界征讨,称:
“越界征讨,误解抢功,过于张扬,吃力不讨好啊。”
孙坚回答:
“太守我没有什么文德,只以征伐为功。越界征讨,是为保全郡国。倘若以此获罪,我无愧于天下!”
于是,整顿部伍,起兵驰援。
敌人听说孙坚要来,闻风逃遁。不费吹灰之力,成功破敌,孙坚又立新功。朝庭正当用人之际,见有孙坚这等忠勇之人,如忽至宝。迅速检录孙坚前后战功,破格封他为乌程侯。
王侯王候,孙坚距称王称霸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了。
注意: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本网站(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