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瓜筑梦白鹤山
孙钟迁曲阿,种瓜白鹤山。
喜筑王孙梦,时运神仙赞。
话说孙钟迁居曲阿之后,虽然是寄居老侄吴景家,倒也衣食无忧。家人朝夕相处,多有照应,其乐融融。
吴景本是官宦,家设曲阿白云街吴家大院。虽长期未能到任,留居曲阿家境也算殷实,添几口人吃住不是什么难事。吴景一直敬重老姑父,加上又是妹妹公爹,自然照顾有加。更主要的是,吴景与孙坚同是袁术旗下部属,志同道合,动机一致目标相同,情份很深,当然待孙钟如亲爹。
儿媳知书达理,贤惠有加,一日三餐变着法子伺候公爹,嘘寒问暖照顾起居。儿子最近在前线捷报频传,连连提拔。长孙孙策被孙坚随营带练,少勇可爱。次孙孙权也开蒙受学,天资聪慧。孙钟心里那个美啊!
孙钟是个明白人。虽常年务农,少时由于家教严实,加上受过几年私塾教育,到曲阿又听了吴景们的叙谈,对当前的情势有认识也有一些主见。
他没忘记自己迁居曲阿的目的,虽然对儿子的事业帮不上什么大忙,他总想做点什么行善积德之事,为儿子聚点人气,或许感动上苍,能使曲阿王气垂顾一二。
生活虽然无忧,但孙钟却有心思。
孙钟几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吴景,吴景总劝他,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的事业成败自有天缘,不要过分操心。劝孙钟只管放心养生,不要让孙坚他们分心。
这天,孙钟上街溜达,见街边有人吆喝卖西瓜,孙钟心中一喜:
种瓜本是我孙钟的强项,天天这样闲吃好喝无所事事,终究不行,何不择一佳地种瓜?一来有点事做,卖几个瓜钱贴补一下吴景,也表示点感谢之情。二来做点善事,资助一下急苦之人,为子孙积累点功业。小民无大能,尽力而为总比碌碌无为强吧。
孙钟越想越兴奋,当晚便缠着吴景磨种瓜一事。
吴景被孙钟磨过多次,听他这么一说,想想确实也有道理。
老姑父本就是善孝性情,又是勤恳之人。既有想法,又有种瓜本事,再不依他,肯定更加难受了。老辈一片苦心,不能再拂他心意,不如答应他吧。
吴景拗不过,便对孙钟说:
“好吧,我尊重你。你也不要太辛苦,边玩边种,权当动动手脚,养养身体吧。”
随后,吴景告诉他,城西十多里左右是岗丘坡地,适合种瓜生豆,可以试试。
孙钟听后喜滋滋的,当晚多喝了几口曲阿封缸酒,唱了几段家乡的黄梅戏。
第二天一早,孙钟一身轻松,健步西行。
出西门不久,道右一方水泊,清水盈盈浩阔,白鸟飞飞排云,有早起的渔夫,弄一叶扁舟飘忽水中。
真是一方好水啊。
孙钟不知湖名,问道旁农夫,方知是曲阿练塘,又名大泊。又问何处适合种瓜,有农人又指点说,向西有岗坡地,曾有人耕作,如今荒而无主,适种瓜豆。
和吴景说法一致,听说不远就到,孙钟更加来劲,小跑一般向前劲走。
大家知道,东汉那个时期,江南并不发达,又多战乱相加,人口稀失,劳力短缺。蛮荒之地很多,村落也少,找一块成熟适种的瓜地也难。
孙钟快看劲走,不一会儿已出城西十多里。
也许天意如此,抬头再看时,孙钟眼前一亮。
平地尽头,忽然岗坡起伏,好像有龙伏地。一凸起土丘,青青绿绿与众不同。丘底下一汪清水池塘,水草不多,独独几张王莲叶子浮在水面,叶子也是巨大,好像洗澡盆。有喜鹊在上面蹦跳撒欢。
也是奇了,此地前不靠村后不靠店,半天看不到人影,何人所种王莲,莫不是神仙意思?
古书说,王莲者,吉。
这个话孙钟懂!
“瑞兆啊!”
孙钟心中窃喜不已。
再看,不远处有一条清亮的小河,绕岗而流,阳光下波浪金银闪亮,真正是好风水。
“好啊,天知我心,随我愿啊!此地我选定了,天赐宝地,孙钟种瓜,就这么定了。”孙钟在心里叫了起来。
忽然,他心里又别的一动,这地方咋这么眼熟呢?再一看,
“乖乖,和老家富春种瓜的白鹤山多么相似啊,我的老家哎,这里也是我的家哦。
对,这里也叫白鹤山吧!”
从此,曲阿西岗有了白鹤山这个名字。
古时交通不便,古人长期客居他乡难返,为解思乡之苦,寄居地多用故乡名。孙钟读过书,也效古人之法。
转眼一年了。
孙钟不愧种瓜老手,他在白鹤山南坡上开出一方田地,搭一瓜棚栖身,为浇瓜方便还挖了一口水井。
孙钟尽展身手,理埴下肥,育苗除草,晨昏不息。眼看着苗壮了,花开了,结了又大又圆的西瓜,像躺了一地讨喜的胖娃娃。
这天中午时分,风轻云静,鸟安人宁。孙钟躺在瓜棚的竹床上,有凉风习习而来,棚顶阳光点点透入,看棚门外一地油绿绿闪闪亮的西瓜,心里惬意极了,渐渐进入梦乡。
这真是一个好梦:
依稀听得棚外瓜地里有小孩嘻闹,是孩子声音,却又异样好听,熟悉而陌生。
孙钟出柴门一看,有三个白衣少年在瓜地里闹腾。
几个半熟的西瓜丢得一地都是,孙钟有点心疼,但不发作,他想:“孩子家家的,一定是渴了,不能和他们计较。”
忽有一少年凑上前来,先行礼,后说:
“爷爷,我们适才路过此地,又饥又渴,讨几个瓜吃,让你破费了。”
孙钟本就和善之辈,见小儿言语诚恳,更起谅解之心,出口便说:
“不打紧,拣成熟的多吃点。”
三少年不再客气,胡吃海塞吃得开心,孙钟也看得开心。
一会儿,又一少年凑到孙钟跟前,脆生生的声音真好听:
“爷爷你是善人。
可好人不长命,你不久于人世。”
孙钟梦里很是吃惊,孩子何出此言,想细问又发不出声来,着急得很。只听少年又说:
“你会有好报的。”
少年边说边指瓜地一处说,
“你死后葬在此地,子孙必出皇帝的。”
孙钟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并不太老,少年何出此言呢?喜的是子孙有王业,正是我春秋大梦。若果真如此,死而无憾了。
正想问个究竞,三少年忽然不见,只有三只白鹤,从瓜地振翅飞起,排云而上。
孙钟一惊,梦也醒了,躺在瓜棚的竹床上愣了半天。想想又乐了起来:“也许是久有所思,方有所梦。可我在老家从未做过这样的好梦,可见曲阿确定是个好地,也许我老孙家真要天降好运,筑梦成真了,哈哈。”
清,丁鸿山有诗:
千年灵鹤赐和祥,万古甜瓜沐艳阳。
汉殿式微丢玉玺,吴门兆吉兴孙郎。
古邑从兹青史著,中华无处不留丹。
神州一统嚣氛遽,鼎足三分伟业艰。
注意: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本网站(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