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日写于周巷
周巷对于我们周氏晚辈来说,是个感到亲切又自豪的名字,它位于丹阳城西门外,距离丹阳城5公里,曾是我们司徒乡政府(公社)的所在地,也是江苏万新集团公司的发源地。儿时的记忆还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它热闹祥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原建于村中前的周氏大祠堂,它高大,宽敞,后面还有两排辅房,东西两面有围墙,中间有个大院子。记得院里面有棵大银杏树,东面围墙和祠堂间有个回廊,回廊南面有个大门,供人们进出。里面所有的老物件,由于文革的原因已经都毁了。建国后成了我们司徒乡政府所在地,直到文革后期乡政府才搬走。文革结束周氏大祠堂就拆了,里面粗长的立柱和横梁都拿去援建司徒乡政府(公社)大会堂,从此周氏祠堂成了我们永久的记忆。
后来在此筹建了司徒眼镜厂,也就是万新集团公司的前身,万新就是从这里起步做大做强的,引领了中国整个眼镜市场。使我们丹阳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名副其实的眼镜之乡。丹阳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离不开眼镜产业的大贡献。
新建的乡政府也是我们村的所在地,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乡政府陆续在我们周巷的土地上建起了司徒建筑站,司徒砖瓦厂,司徒布厂,镇江眼镜总厂(万新前身),司徒五金机械厂,变压器厂,农具厂,司徒印刷厂,自来水厂,司徒粮食加工厂,司徒笔刷厂,乡镇企业工业公司办公大楼等。因此,我们周巷对司徒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牺牲了很多自身利益,特别是我们周巷二组付出最大,当初的土地转让收益甚微,到现在二组的村民一个做土地保险的人也没有,真希望政府能了解当时的情况,给于适当的补偿,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可我们的村民都默默接受了,没有一个出来闹事的,彰显了我们周氏家族的忍让,大度和奉献精神。
我们周巷也是个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地方。老一辈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周金山,周正金老人;有一心为公为民,刚正不阿的老厂长周腊耇和运输站老站长周云松老人;有建筑站老站长周书金老人,有援疆干部周爱莲老人;有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周仁贤老人;有心念家乡捐钱捐物的周养生老人;有医者仁心的司徒医院老院长周秉章老人;有军校毕业一直在部队奉献后转业任中学校长的周凡老人;有师范毕业在徐州高校当讲师的周强老人;有英年早逝的周剑华校长;有司徒电信局周国志局长;有仍健在的我们村两任老书记周腊海,周云白老人;更有抗日英雄周忠贤老人。
据文史记载和老人们说,抗战时期周忠贤被日伪任命为乡伪保长,让他维持日伪统治下的乡村秩序,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他竟然是新四军地下党联络员。有一次,新四军几名人员来找他了解日伪近期的情况,可不巧的是几个日军也来村里找他,他知道情况后临危不乱,机智应对。他把日军请到家里,好酒好菜招待,让鬼子满意高兴而去,可几个新四军就藏在他楼上。正所谓灯下黑,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在他的努力下,我们村及周边地区基本没有受到日伪的伤害,更有茅山新四军的干部住宿过境我们村,象康迪,彭炎等高级领导干部。正是有象他一样许许多多的革命志士和前辈,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此,我们周氏子孙深切地缅怀他们,以他们为榜样,相信我们周氏子孙有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周氏晚辈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考取全国高等院校的有三十余人,有在深圳打拼的大学本科生周旭东,周杰蕾;有在南京的周晓春,周剑辉,周伟;有在本地和其他城市的周珊红,周文俊,周慧敏,周益权,周伟巍,周振兴,周彦,周莉萍,周仙君,周琰萍,周晓燕,周英英,周美娟,周宁,周翔宇等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建功立业,为建设强大的祖国作贡献。他们是我们周氏家族的光荣和自豪。也有广州创业的周伟明,周小明兄弟,他们公司的皮鞋外贸销售近亿元;有在镇江创业的周生华,周忠华兄弟;还有自主创业的周巧盛,周文翔;有在国外做生意的女中豪杰周二青;有年轻村委周艳等等。他们都做出了傲人的成绩。特别提一下退伍军人周国保,周国根,周国林,周国荣,王友夫(母亲是周氏),周国政(已故),周国强(已故)周正强,周国金。他们为国防建设奉献了青春,值得尊敬。
改革开放后,我们周巷村和苏南其他地方一样,都过上了富裕幸福的日子,家家有楼房,有汽车,有存款。如今村里道路宽敞整洁,环境优美,原来污水池塘新建了水泥的围埂,水质恢复了我们儿时的模样,夏日的夜晚又听到蛙鸣声声了。我们周氏子孙秉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对社会,对家庭都持有负责任的态度。从我儿时记忆起,已跨越60年一甲子,我们周巷周氏子孙没有一个违法乱纪的,没有一个受到公安和司法处理的。在我看来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说明我们周氏子孙遵纪守法,爱国爱家。
最后,借此江苏丹阳周子文化研究会司徒周巷分会成立之机,希望所有的周氏子孙继承和发扬老祖宗周敦颐“爱莲说”的莲花精神,出淤泥而不染。学习同为周氏子孙的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鲁迅先生,学习总理少年时就怀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学习总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学习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分明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刚正不阿,拿笔当枪的傲骨精神。相信我们周氏子孙一定会生生不息,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周巷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强。
注意: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本网站(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