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用心谋略保江东
江东本来如浮舟,劲风忽起更飘摇。
幸有孙武遗风在,仲谋用谋保江东。
孙策忽崩,江东倾危。
孙权弱躯担纲,却举重若轻,高调葬老兄,赢了上下赞誉,震慑了朝野。
用今天的话说,孙权是个官二代、富二代,一接手便是江东诸郡之尊,且是富甲沃野。
三国的富二代,其实并不少,比如袁绍家的袁谭袁熙袁尚,刘表家的刘琦刘琮,刘焉家的刘璋,可是最后,混出样子来的,混到帝王之尊的只有孙权。
大家都知道,曹操曾经感叹过:
“生子当如孙仲谋!”
他还有后面一句:
“至于刘表这些人的儿子们,只会吃喝,和等着被人宰杀的猪差不多。”
其实,在东汉末年这个非常时期,做个富二代,一点也不简单。毕竟是在乱世,天下英雄纷纷,存虎狼之心大有人在,没有两把刷子,随时都有风险。不是被推翻,就是被人吞并,身家性命早夕危,是非成败转头空。
许多人都说,孙权的崛起,全靠他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帮他打下的基础,这个事实不可否认。可是,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来说,尤其在突如其来的灾变时刻接手,他的生存一点也不容易,谋大做强更加不易。
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孙权,则从哥哥孙策手中,接来了整个的江东集团,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怎么管理那一大堆老员工。
怎么服众是个大问题。
我们看许多世族豪门的恩怨大戏,许多富家公子继承企业,经常都会有一些倚老卖老的集团老臣功臣出来使绊子,想要树立自己的老资格和老威信。
孙权贸然上任,这个问题更加实出。
此时,像张昭、鲁肃、周瑜、程普、黄盖、太史慈等一众东吴臣子,要么是跟着孙坚,要么是跟着孙策一路走过来的,大家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攻城拔寨,冲锋陷阵的,肯定对这个新任的东吴大当家不是满心期盼,就是担心悲观,甚至冷眼旁观。
而且,当时孙权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是他的嫡亲弟弟孙诩。
孙诩这个人,勇猛果断,很有其兄长孙策的风格,所以许多大臣,其实更希望孙诩来继承东吴集团,做东吴集团的话事人。
这个情况,孙权心知肚明。
今天,许多人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忙碌于各个社团,穿梭于各个课堂,纠结着要不要谈一场恋爱?争一次奖学金?尝试一次勤工俭学的时候,十几岁的少年孙权,则在纠结着,怎么让他手中的江东集团活下去的军国大事,首要的是如何管好用好这帮爷叔辈、大哥级的老少爷们。
孙权面临的第二个大问题也很重要。
虽然孙家以曲阿为根据地,以吴县为中心,控制了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这些地方,但是一些偏远、险要的地方和势力,却没有全部服从,不少在州郡之中的投机之士,也都在观望,打算看到风向不好,就要离开江南之地。甚至一些刚依附的势力,看到孙策身亡,也伺机反叛。
他们之所以到现在没有动手,是因为孙策保境用心,平暴拳重,暂时不敢动弹罢了,现在,不少人认为机会来了。
所以,孙权初掌管的江东的局势动荡不安。本来看似平静的一池静水,因为孙策之死,一石激起千重浪了。
庐江的太守李术公开反叛。
宗室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
丹阳太守和宗室重臣孙河则遭到意外,被杀害,豫章、会稽等地的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
第三个就是江东的民生发展问题。
江东虽然大境在手,但由于多年的平叛征战,耗费巨大,且以农为主的生产不足。江东虽是沃野千里,水乡泽国,但要成为鱼米之乡,天下富甲,尚需时日。
孙权对这个问题倒不太担心,他有信心,祖训耕读传家,他早就铭记在心,只要政权稳定,发布重农促农政令,假以时日,江东必定富足。
第四个问题,是来自北方曹操集团的威胁,更加严酷。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随着大汉王朝的日益没落失控,诸多枭雄虎视朝野、野心勃勃。如果说前两个问题处理不好,江东会乱。这个问题应付不好,则是要孙权之命,断江东之根。
在许多年轻人跨出大学,踏入社会,准备就业或者开始接触第一份工作的年纪,年轻的孙权则要开始思考,到底是要成立自己的江东集团?还是要做曹魏集团的江东分公司?
孙权的跟随者们,不少选择了后者。
毕竟曹操先后灭了吕布、袁术、张绣、袁绍、乌桓,北方大部分已经在他的统治之下,论陆地上的战斗力,曹操应该是中原第一号了,现在刘琮也刚刚投降了他,曹操又收编了荆州的水军,比较起来,老孙家对抗的实力还是有不小差距。
况且,不管是在江东集团拿薪水,还是在曹魏集团领工资,对于这些江南的世族豪门来说,都是给别人打工,反正都是打工,给谁打不是一样?说不定换个老板,重新搞一轮人力资源调整,自己还有机会借机加薪。
那个时代时势造英雄,也造就了不少暴发户,榜样很多,靠投机钻营发家致富的人大有人在。
人心叵测哦!
所以,就连之前一直被孙权依赖为肱股,差点被叫为“仲父”的张昭,都劝说孙权依附曹操。
只有两个人选择向曹操亮剑。一个是鲁肃,一个是周瑜。
孙权在调研这个课题时,鲁肃这样说:
“劝君莫降。他人投则无妨,君投凶险唉!”
意思是说,大家都可以投降,就你不能投降。因为别人投降了,还可以做个管理干部,该游山玩水的还游山玩水,该交友吃酒的还交友吃酒,可是你投降了,会咋样呢?
孙权欣然颔首。
鲁肃接着说:
“几代心血,方拥江东。
拱手相让,既负父兄,又无吉报。
当仁不让,君子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大意是说,毕竟做江东集团的董事长,你可以决定自己的公司;做了别人家的子公司,别说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经营,要受到上级部门的指手画脚,甚至连这个子公司的一把手,上级部门都是有调动权的。
要知道,张绣投降了曹操之后,就被调离宛城的老根据地了,而且没多久也就过世了;刘琮投降了曹操之后,则干脆直接在历史上成为失联人员。
这是鲁肃从内部,为孙权分析了投降曹操,做曹魏集团的江东子公司的利弊。
一番话,引起孙权强烈共鸣,老孙家的梦,从来就是位极人臣,一飞冲天,岂有久居他人屋檐之理。
少年孙权热血沸腾。
权疾步上前,紧握鲁肃之手,朗声说:
“知我者,公也!”
周瑜则从外部环境,为孙权做了分析,他说:
“曹操的后患还没有除去(当时还有西凉等威胁),暂时无暇侵袭。若取江东,到了南方就得放弃鞍马,改乘船只,舍去自己的长处,而且还在人生地不熟之境作战,大老远来打一场水土不服的战争,这曹操不是作死的节奏?”
“所以,虽然表面曹操看起来是王者,实际不过是尔尔,不用太担心。”
周瑜的分析,更加坚定了孙权崛起抗曹的信心。
在安葬孙策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少年孙权沉稳应对时局,发挥谦谦君子作风,询访调研,用心用智,敏锐洞察严重威胁江东的四大问题,进而集思广益,逐一破解,着实厉害。
欲知如何破局,且看下回分解。
注意: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本网站(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