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悲/悲秋 诗文美句

吉来 1年前 发表于 上海 ⋅ 372 阅读

已近晚秋,秋叶枯黄,秋风萧瑟,生机渐失,给人以苍凉悲怆的感觉,这就是悲秋。

古代文人有很多悲秋的句子,让我们盘点一下这些诗文美句吧。

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注:为什么叫悲秋,宋玉就是这个概念的创始人。)
——战国·宋玉《九辩》

2、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西汉▪刘彻《秋风起》

3、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懔懔:危惧;戒惧。眇眇,高远貌。)
——西晋·陆机《文赋》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唐·王勃《山中》

7、砧杵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
(砧杵(zhēn chǔ):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莼鲈:是莼羹鲈鱼的简写,表明思念故乡的情结。他自己是永嘉人,这里代很多因北宋灭亡而南渡的人。)
——南宋 潘希白《大有·九日》

8、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伤离索。老怀无奈,泪珠零落。
(离索:离群独居。)
——南宋·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9、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啼枯湘水竹:用舜死时两个妃子为其而哭,泪洒竹上尽成斑点的典故。 哭坏杞梁城:用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为齐国伐莒,死于莒国城下,其妻号哭过于哀痛,而导致杞的城墙为之崩塌。 )
——北朝·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一》

10、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南宋▪吴文英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11、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南宋·张辑《疏帘淡月·秋思》

12、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3、离烟恨水,梦杳南天秋晚。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
——南宋·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14、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15、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南宋·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16、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朱萸香坠。
(朱萸(yú):即茱萸。植物名,香味浓烈,可入药。中国古代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去邪辟恶的风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香坠:即香囊。坠,一种从上下挂的装饰品。)
——南唐·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7、遇秋气之恻怆兮,抚灵踪而太息。谅时命其不可为兮,独甲哀而竟夕。
(灵踪:这里指马守真的遗迹。竟夕:整夜。)
——清·汪中《经旧苑吊马守真》

18、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遥岑:远山。)
——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9、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金花酒:即菊花酒。菊花色黄,称黄花,又称金花。)
——唐·卢照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0、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21、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薜荔:又名木莲,一种常绿蔓生植物,多生于田野间。古人把它看香草。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2、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落木:落叶。语出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清·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23、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北宋·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4、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北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6、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北宋·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27、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南宋·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28、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南宋·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29、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南宋·张淑芳《更漏子·秋》

30、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唐·李益《上汝州郡楼》

31、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黄金燃桂尽:《战国策·楚策三》谓“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这里喻处境窘困。燃桂:烧贵如桂枝的柴。 闻蝉:听蝉鸣能引起人悲秋之感。卢思道《听鸣蝉篇》有“听鸣蝉,此听悲无极”。)
——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32、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南宋·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33、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金井阑:精美的井栏。 簟:diàn,供坐卧用的竹席。 )
——唐·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一》

34、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宋·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35、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36、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宋玉情怀:即悲秋情怀,宋玉作《九辩》首谈悲秋。)
——南宋·潘希白《大有·九日》

37、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灞(bà)原: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唐·马戴灞上秋居

3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39、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40、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唐▪李白临江王节士歌

41、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伤孤雁

4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全部评论: 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