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第一城——石河子市

海东山客 1年前 发表于 上海 ⋅ 489 阅读

2023.10.26初稿,2023.11.1修改

9月9日,我们经乌鲁木齐,到达石河子市。

阿荣的岳父和岳母在这座城市,他们在六十年代分别从河南和上海来到这里追逐梦想,已经奋战数十年,值得尊敬!

我们这次旅行,阿荣的小姨子贡献一辆大众SUV,非常感激!因此,这里是我们新疆之旅的起点。

当天中午,我们借光阿荣,享受了一顿美味的欢迎午餐,奶茶、羊肉、牛肉、点心、饮料等量大味美,正宗难忘!

下午,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认真参看了里面的图画展览和解说,被当年将进军塔里木和准葛尔、挺进伊犁河谷和阿尔泰山脉的作战地图转变为屯垦新疆的生产地图,战马变为耕马,战士脱去戎装、铸剑为犁、垦荒造田的往事深深感动,我们更加理解屯垦戍边,理解建设兵团,理解石河子市!

图1 军垦博物馆入口雕像

我必须向那些为建设新城、开拓边疆、屯垦戍边、并作出杰出贡献的队员们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曾经的青年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岁月,度过了想家思亲的时期,在一片荒漠的地方建设起了一座美丽的新城!

图2石河子市夜景一角

一九六零年,作家艾青来石河子为新城感动,写下了《年轻的城》:

我到过许多地方
数这个城市最年轻
它是这样漂亮
令人一见倾心
不是瀚海蜃楼
不是蓬莱仙境
它的一草一木
都由血汗凝成
你说它是城市
却有田园风光
你说它是乡村
却有许多工厂
苍郁的树林里面
是一排排的厂房
百鸟的鼓噪声中
传来马达的声响
空气是这样清新
闻到田园的芳香
微风轻轻吹拂
掀起绿色的波浪
它像一个拓荒者
全身都浴着阳光
面对着千里戈壁
两眼闪耀着希望
更像一个战士
革命的热情汹涌
只要一声号令
就向前猛打猛冲
到处都是建设工地
劳动的声音在沸腾
我的心随着手推车
在碎石公路上飞滚
艳阳天,风雪天
在黎明,在黄昏
一年三百六十天
看它三万六千遍
因为它永远在前进
时时刻刻改变模样
因为我透过这个城市
看见了新中国的成长

艾青虽然赞美了石河子,但我觉得诗中体现艰苦卓绝、白手起家的奋斗精神还嫌不够。湖南《长沙晚报》江异一九九八年赴新疆采访后写下《江城子·宜红柳,似白杨》,将屯垦生活的艰辛勾勒得活灵活现:

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同高粱;一阵号声天来晓,寻火种,去烧荒。
最难夜夜梦家乡,想爹娘,泪汪汪,遥向天山,默默祝安康;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


图3 石河子一角(图片取自网络)

但我又嫌江异的词过于悲苦,奋战气势不足。我为石河子以《奋战不息的石河子》记录:

十万将士褪武装,
铸剑为犁,战苦寒、启垦荒。
大批青年逐理想,
白手起家,斗艰辛、建边疆。
风餐露宿,筚路蓝缕;
天冻地裂,手脚生疮。
干劲十足,为运输材料而劳碌,
信心百倍,为营造新家而奔忙。
荒漠上惊起一幢幢楼房,
河堤旁疾立一座座工厂。
街道树木成局面,
年轻新城具模样。
学校、医院、市场密布,
瓜果、玉米、葡萄飘香。
不是蓬莱仙境,
到处充满希望。
它是军垦第一城,
更乃玛河新流光。
我们被你感动,
不禁为此唱响。
赞叹治沙拓绿奇迹,
颂扬戍边垦荒勋章。

戈壁荒滩一明珠,
踵事增华声铿锵。
玛河清澈汩汩流,
石城不息翔。

注:①玛河:指石河子市边上的玛纳斯河。


全部评论: 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