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主要介绍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主线就是刘备代表的蜀汉、曹操代表的曹魏和孙权代表的东吴之间明争暗斗、三足鼎立的故事。
故事虽然精彩,但毕竟是演义,其与陈寿记载的《三国志》已经有较多出入。其对刘备过于拔高、对曹操和孙权过于矮化非常明显。
正如孙勇先先生所说:
《三国演义》的故事很精彩。但作者用心有偏向,认为刘备代表大汉正统,故而为其说了许多好话,贴了不少金,精心化妆打扮了一番。对曹操、孙权很有偏见,一个说是奸雄,一个说成小人。倒是辛弃疾客观公正,“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短短三句话,为三位大佬盖棺定论:
都是人中龙凤,天之骄子。
…………
据记载和发掘考证,孙家发迹于曲阿,曲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丹阳,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三国名城。这里不仅是齐梁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三国时期还是孙权家族的故居地和东吴霸业的发祥地,其地位雄居江东各郡之首。
孙坚的父亲是孙钟(隋唐以前的记载说孙钟是祖父),孙策、孙权是孙坚之子。孙钟、孙坚、孙策和孙权死后都葬于曲阿(有人对孙钟葬地有异议),这里的几座土山据说就是孙家的墓地。
东吴孙家是如何起家的,怎样发迹的,又是怎样发展的,《三国演义》描述的较少,因此有些有心的文学创作者,在考古发掘和各种记载的基础上,发挥想象,下笔成篇。其中,孙勇先先生的《白鹤山》就是值得阅览的一本小说。
PS:孙勇先,笔名甬先。江苏丹阳人,曾在学校、市委办任职。长期担任乡镇党委、市部委局主要领导,并关注三国文化和齐梁文化。发表诗文集《清啼》、长诗《太阳行》等文学作品。
注意: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本网站(含网址)。